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建设

凝心聚力齐教研 集体备课育新人

2025-03-17信息来源:

为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院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扎实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开学伊始,我院各教研室围绕“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融入思政课程”主题开展集体备课会。与会教师踊跃发言、热烈探讨、分享经验、共谋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聚焦全国两会,开展集体研讨。大家深入研读2025年全国两会报告与山西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发言内容,并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山西在能源转型、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新实践融入课程的思路与方法。教研室主任胡建民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思政课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动态与教学实践需求,围绕时代观察视野广度、思想理论阐释深度、发展实践关照力度三方面展开多维度探讨,提出课程教学要以“常规案例融入”与“特色独立专题”相结合的“多元融合模式”开展。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致认为,要通过具体案例的融入与理论专题的独立设计,形成矩阵式的课程融入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升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论解释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郭建斌副教授为大家解读了《纲要》制定的背景,并就《纲要》的总体要求以及教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等进行了分享。李三虎教授谈了学习的体会,指出《纲要》为思政课教师今后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好的贯彻落实。大家一致表示,《纲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深刻领会、认真研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教研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分体系等方面就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融入课程展开交流讨论。大家认为,在教学内容上,要将历史事件与当代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在教学方法上,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数字技术、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评分体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重视其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党史论文写作、党史主题演讲、课堂展示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最后,教研室副主任秦莲星结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学习内容,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就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向教研室各位老师提出建议,鼓励大家要认真研读新版教材和相关材料,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在备课会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主任张利萍教授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一脉相承、紧密相关,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二者的有机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融入毛概课程的方式方法。与会其他教师围绕“融入重要性与必要性”、“融入内容”“融入程度”“融入方法”“融入措施”“融入效果”等方面展开充分研讨。大家一致表示,必须凝心聚力在融入的高度、深度、广度、温度上下真功夫,注重平时的系统学习和日积月累,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开学集体备课会,我院教师明确了工作任务、交流了工作经验、加强了工作友谊,展现了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起到了动员鼓劲的作用。

责编:呼   倩

二审:赵瑞林

三审:王利花




Baidu
sogou